琉璃瓦:帝王建筑的專屬用品
琉璃一詞產生于古印度語,隨著佛教文化而東傳,后來,隨著琉璃工藝的發展,古代工匠們發明了琉璃瓦燒制技術,琉璃瓦鮮艷的色彩、光潤的釉色使得它為古建筑材料中流芳百世的嬌子。
瓦的本色是灰黑無光的,建造唐昭陵時,琉璃瓦在我國第一次得到應用。只見它的表面光潤如鏡,華貴無比,加之制作流程繁雜,要求高,帝王之家便將其作為皇室的專屬御用之物,琉璃瓦燒制技術也數官窯最佳。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琉璃瓦件作為建筑上的裝飾物利用更加廣泛,到元代時皇宮建筑大規模利用琉璃瓦。經明、清兩朝和近代歷史的風云變幻,八百多年來紫禁城的屋頂,琉璃瓦像一個不曾退出歷史舞臺的精靈,仍在北京皇城根下綻放光華。
琉璃瓦富麗堂皇,經久耐用,并非虛名。如今,琉璃瓦多用于民族色彩的宮殿式屋頂建筑當中,通過造型設計,制成的花窗、欄桿等琉璃制品,在庭院裝飾中的應用也不少。當年的帝王御用之物已經飛入尋常百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