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片片盡顯皇家氣派
傲立于首都中央的故宮,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筑群,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
故宮作為天子的居所,外表莊嚴絢麗,氣勢恢宏豪邁,向世界展現出封建社會鼎盛時期中華民族領先世界的建筑工藝。整個建筑群大都采用富麗堂皇的琉璃瓦封頂,陽光下遠遠望去,金碧輝煌,盡顯皇族闊氣。
在明、清時期,琉璃瓦是皇族的“專屬品”,民間百姓不可隨意燒制,更不可越制使用。據《清工部續增則例》記載,皇家常用的琉璃構件共有上百種,僅建筑用的琉璃瓦造型就有板瓦、筒瓦、勾頭、滴水、吻、獸頭、脊等64種,而且每種瓦件又有嚴格的尺寸、顏色分類。
應用于皇家專屬宮殿——故宮建筑群屋頂的琉璃瓦更是由當時專門的官窯燒制。在為紫禁城造金頂時,琉璃渠官窯還創作了很多精美獨特的琉璃藝術品,其中,最著名的要數北海公園和故宮的九龍壁了。九龍壁的制作過程比燒作琉璃瓦更加復雜,技師們首先需要將圖紙分解成一片片的方磚,明確所需不同顏色方磚的數量,然后再逐個顏色進行配釉、燒造,待琉璃方磚出窯后再按照圖紙逐塊對縫拼接。北海公園的九龍壁共用了424塊七彩琉璃,雙面共有635條龍。其皇家氣派不言而喻。
如今,琉璃瓦雖不再是皇家專屬,但琉璃渠的琉璃窯廠精湛的制作技藝被永久流傳。七百年薪火相傳,七百年流光溢彩,琉璃瓦成為更多現代建筑的選擇。不僅是琉璃瓦,價格合理、質量過硬的鋁瓦、銅瓦、古建瓦、仿古瓦等也逐步成為當代大型建筑的寵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