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媒報道,日本鹿兒島國際大學經過科學分析后于近日發布信息稱,在該國福岡縣的一次考古發掘調查中,出土的12世
紀瓦片應為中國沿海地區制造。當時,日本和中國宋朝政府之間已經展開相關貿易往來。
據報道,該大學通過3D測量技術正確測量出,曾為國際貿易港口的博多遺跡群(福岡市)和箱崎遺跡(福岡市)出土的雕刻有
草花文的屋檐筒瓦,并與中國南宋時期作為貿易港口昌盛繁榮的寧波(浙江省)的瓦片進行了對比。
結果顯示,兩種瓦片花紋完全重合,為同一個模型制作而出。此外,二者胎土成分也相一致。專家稱,可以推斷這些瓦片
從中國千里迢迢被運送至日本。據說,將博多設置為據點的中國商人極有可能與其有關。
關于日本國內出土的中國類瓦,也有觀點認為是中國工匠在日本制作的。究竟是中國制還是日本制,此前一直缺少決定性
證據。
對此,該校中園聰教授(考古學)指出:“瓦片或許是為建設寺院等宗教設施而被運送至日本的。經過推測,在禪宗的導入
期,除佛典經書外,瓦片的使用也十分講究尊重傳統。不難看出,當時人們旨在引進真正文化時的嚴謹姿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