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獸又稱小獸,古代中國宮殿建筑屋頂檐角所用裝飾物。根據建筑物的體量大小定其使用數量,一般采用單數,太和殿用10個,屬于特例。其排列順序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斗牛、行什,多為有象征意義的傳說中的異獸。
走獸所處的位置,在垂脊、戧脊的下端,正是幾坡瓦隴上端的匯合點,為封護蓋住交會線的連磚的上口,必須在連磚上覆蓋脊瓦;
因其斜下,若無措施不免有下滑之虞,故在交梁上需用多數鐵釘加固,為掩飾鐵釘的痕跡,于是在釘帽上加飾了一系列的小獸形象,起到美化建筑的作用。
后來建筑技術不斷發展,屋檐部位不需要加鐵釘,而走獸的形象卻保留下來,成為建筑等級的標志和建筑裝飾構件。
隨著歷史的演變,屋面材料也發生著變化,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金屬小獸,也就是金屬走獸。
所用材料為鋁鎂錳合金材料;工藝為焊接,沖壓;
現代的金屬小獸,顏值高,壽命達80年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