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講求綠色,綠色食品,現在又來了綠色建筑!
以智能化推進綠色建筑、節約能源、降低資源消耗和浪費、減少污染,是建筑智能化發展的方向和目的,也是綠色建筑發展的必由之路。
用智能化手段提高建筑能效
綠色建筑相較普通建筑是一個復雜的系統,不但對于照明、空調等系統的能耗與能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還會用到太陽能、熱泵等可再生能源系統。節能設備和產品的疊加未必帶來建筑能耗的降低和能效的提高,關鍵在于各個系統之間能否相互匹配、協調運作。這就需要用現代化的科技手段來代替傳統人工的方法,幫助人們實時掌握和判斷建筑的能耗。
在綠色建筑中使用智能化技術,不但可以利用計算機、網絡等先進的技術設備對建筑中的變配電、照明、冷熱源、空調、給排水、交通等各個系統的運行進行全面監測與控制,使設施處于最佳運行狀態,實現節能降耗,而且還能提高建筑的安全性。
建筑智能化技術是綠色建筑的技術保障,銅塔,只有通過實時運行的數據來分析建筑物的節能與環保的效能與缺陷,才能提高建筑性能。智能化系統影響著綠色建筑運營的整體功效。
例如,智能技術可以優化可再生能源系統的運行控制與管理;中水與污水處理回用系統通過智能化的自動控制系統,在保證水資源有效利用同時,還可把人類活動對水資源的污染降低到最小。采用智能化的技術手段,可實現物業管理的定量化、精細化,保障建筑物安全、舒適、高效、節能環保地運行。
無限循環模式是建筑綠色之道
綠色建筑不但要在前期規劃、建設階段嚴格把關,更重要的是在后期的管理和使用當中做到節能低碳。
當我們以科學的視角、人類生存環境延續的尺度來談論綠色建筑技術時,運行數據是基礎,而有效獲得運行數據則需要智能化系統。
從測量數據、數據可視化、效果評估、數據分析、設計改善方案到實施改善方案,構成了綠色建筑能效提升的一個循環。第一次循環結束后必須再回到測量數據開始第二個循環。綠色建筑的節能低碳必須通過這個永無休止的循環才能實現。
建筑物的功能會出現調整,各系統的負荷也會因使用功能的不同而發生變化,各設備系統的使用也會出現老化等問題。因此,在每一次循環中總會發現各種各樣的情況和問題,需要對系統不斷進行優化和改善,才能提升建筑物與設備系統的性能。
綠色建筑不能提口號式的節能目標,銅橋,而是要踏實地應用智能化技術,去解決生態節能與居住舒適度問題,為綠色建筑的目標實現提供全面的技術支持。
智能化需在設計階段綜合考慮
在第八屆國際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大會同期舉辦的新技術與產品博覽會,各種智能化的樓宇控制系統成為亮點之一。很多國內外企業不但帶來了節能的設備和產品,而且帶來了各種系統集成的建筑節能解決方案,這些方案無一例外均是采用智能化的手段對建筑物各個系統進行控制,從而實現建筑節能。
綠色建筑智能化的實踐在我國已經開始。天津市首個通過國家綠色建筑二星級設計標識的項目——天津仁恒海河廣場項目(住宅部分)就采用了智能化系統,目前運行狀態良好。湖南長沙的綠色小學——梅溪湖小學將于今年9月正式開學,學校的屋頂就采用了智能化的可調節遮陽設備。
西安東申景觀藝術工程有限公司,銅塔http://www.taiyuancar.net
|